跳到主要內容

疫情下的超前部署:做4件事,補強「企業文字力」


(Photo by Elijah O'Donnell on Unsplash)

疫情之下,許多企業的營收大受影響。但是公司不能只是坐等蕭條結束,現在正是「提前部署」的時候。

特別是加強企業的「文字力」,是現在最值得做的事。加強文字力,絕對是一種低成本、效益卻可以很長久的投資。

那麼,你的公司現在可以做的事有哪些?

以下是我的建議,任何一家公司,都可以先選擇其中的23項,盡快開始進行。

1.     開始在網路社群上和市場溝通

你的公司對於網路社群,經營態度積極嗎?以往是不是好幾個月才PO一次文,面對寥寥無幾的按讚數或是回應數,也不太在意?

現在你的公司需要更積極經營社群,在社群平台上,常態性的和市場溝通。
臉書粉絲專頁的新貼文,最好每週有23次以上。最近在台灣快速竄紅的Telegram,也可以開設頻道,開始經營。

其他的內容行銷方式,例如撰寫網誌、拍影片、開直播等,如果以往還沒有進行,現在正是開始的時候。

2.     更新官網內容,或是進行改版

官方網站是公司的門面,但是許多公司忽略了經常更新內容。現在你可以檢視官網的內容,有哪些需要更新,或是加強。

例如:

l   「關於我們」、「品牌故事」是否需要改寫,或是增加新的內容?
l   檢視公司的Tagline(品牌主張)及Slogan(產品標語)是否需要修改?
l   產品文案、產品資訊,是否需要更新?
l   是否需要新增「防疫措施」或是相關的聲明?
l   是否有最新的新聞資料可供下載?
l   是否有過時的資訊需要刪除?

3.     強化你的電商文案

實體通路的營收,受到疫情重創。如果你的公司現在只有實體通路,應該盡快切入電商。在建立自己的電商網站之前,可以先將產品上架到大型電商平台。

而電商的銷售,文案絕對是關鍵因素。首先,你需要盡快完成所有上架商品需要的文案,每一項產品,最少都需要撰寫以下的項目:

l   制訂產品名稱
l   產品標語(標題)
l   市場訴求(問題解決)
l   產品強項
l   行動呼籲

上架之後,你也需要隨時檢視市場反應,不斷修正電商文案內容,一直到觸碰到市場的痛點為止。

4.     培訓內部員工的寫作力

培養「寫作力」這件事,是最花時間,最不容易立即看到成效,卻也是最不能逃避的。

但是,「寫作力」是公司的底氣。

不管是工作上經常需要寫企劃、寫文案的人員(例如行銷專員、小編、品牌經理、產品經理),甚至是老闆本人,都需要長期培養文字能力。

公司的溝通效率,甚至是整體格調,能不能向上提升一個檔次,就看這件事。

你的公司可以安排員工上課,或是聘請顧問,進行個別指導。

如果是參與外部機構或講師的課程,不論是線上課或是實體課,可以學到的是「通則」。

如果需要針對公司特別的需要,例如想培養新聞稿寫作能力,或是特別強化社群貼文撰稿能力,或是把官網的內容來個大整頓,建議還是聘請顧問,會來得更有效。

結論:最好的時機,一個是「昨天」,一個是「現在」

如果不是因為疫情來的又快又急,我們可能還會留在原來的舒適圈。但是,如果你的公司也是疫情的受害者,「現在」正是做出改變的最佳時機。

這篇文章中的這幾件事,如果你的公司願意「現在」就開始做,你會很快發現,這些投資,是最划算的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104人力銀行: 我們要建立台灣的人事標準作業系統!

https://www.microsoft.com/taiwan/casestudies/case_pre/case/104bank.aspx 104 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:我們要建立台灣的人事標準作業系統! 商業周刊-微軟 INTEL 廣編:104 人力銀行 20050105 作者:藍浩益 張貼日期:2005 年 3 月 23 日 十年來,104 人力銀行運用分散式資訊架構,成功建立了人力資源服務自動化的典範。如今,更多中小型企業正在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。 「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」,但是在大多數的企業中,耗費企業財力與資源最多的,卻往往不是人力資源部門,而是業務、研發等單位。也因此,大多數的企業,仍經常因為人事制度不夠健全,導致人員流動頻繁、員工能力無法充分發揮,而使得士氣低落、公司競爭力受損。 「所以,我們的野心,就是要建立台灣的人事標準作業系統!」一0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說。 成立近十年來,一0四人力銀行已經成為人力服務網站的標竿,但是一0四人力銀行想作的,還不僅止於工作機會與求職者之間的紅娘。楊基寬的夢想,是要讓更多的企業,投入更少的花費,建立更健全的人事環境。 「要建立一套人事標準作業環境,靠人工是絕對無法做到的,」楊基寬表示,必須有大量的電腦自動化工具,才能讓企業隨時掌握公司的人力需求、招募狀態、人才供應趨勢等資訊。而企業對於人事品質的掌握,除了招募員工之外,還必須兼顧許多問題,包括員工的職能,是不是符合公司的需求?公司是不是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?而員工的職能是不是持續進步?這些問題,就需要一連串有系統、有計畫的評量,才能讓公司隨時掌握企業戰力。 在運用電腦系統建立人事標準環境的過程中,一0四人力銀行曾經考慮,這一套人事自動化系統,究竟應該使用大型主機,或是由微軟與英特爾結合而成的中小型系統?「評估過程中,我們發現,最需要建立人事標準作業環境的,就是中小企業!」一0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說,「而最適合中小型企業的資訊架構,就是微軟與英特爾的解決方案!」 中小企業 也能做到人資自動化 創立十年來,一0四人力銀行不斷推出新服務,每一項服務,都有微軟/英特爾解決方案。如今,在一0四人力銀行的電腦機房中,有超過四百部安裝了 Microsoft ®  Windows Server 與 S...

台灣第一大氣體供應製造商 三福氣體:創造產品的無限可能

台灣第一大氣體供應製造商 三福氣體:創造產品的無限可能 ▲三福氣體是國內最大氣體供應商 三福氣體是國內第一大的氣體供應製造商,客戶遍及科學園區各大廠商。從早年的本土化工廠,蛻變為現在的美商企業,三福氣體最近三年成功地脫胎換骨,年營業額也向100億元大關挑戰。到底三福氣體是如何在這麼短時間內,實現企業改造的目標? 撰文 / 藍浩益        一家成立五十年的公司,該是什麼面貌?歲月可以使人青絲成白髮,然而對三福氣體公司而言,歲月卻使它一再蜕變、源源不絕地注入新的活力。    三福氣體公司在1952年成立之初,正是戰後百廢待舉,動盪方歇的年代。當時,台灣的大規模工業屈指可數,以生產食品添加物為主的「三福化工廠」,也未 曾能夠預料到自己在五十年後,會成為年營業額八十億元,客戶群涵蓋台積電、聯電等國際級半導體廠,且是台灣最大的工業氣體供應商。    三福曾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本土家族企業,在第二代領導人張純明先生的帶領下,建立了三福專業的經營團隊,並且奠定了三福氣體穩定成長的根基。於1987年 時,與美國上市公司Air Products(APCI)合資經營,一直到2002年,Air Products(APCI)大幅增加持股至70%,三福正式成為美商企業,整個公司煥然一新。 三年計劃脫胎換骨   從現任總經理簡偉隆先生接掌三福氣體後,開始設定「三年計畫」,列出主要的目標,並且在每一季檢視計畫與達成的差距後,即時更新計劃。每一年對三福氣體來說,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。對於曾統籌康寧集團整個大中國區光電通訊業務的簡偉隆來說,這是項極具挑戰的任務。 明確的指標式...

失業英雄

作者:藍浩益 數位周刊 2001. 6. 6 「那天是八十二年五月一日,我永遠不會 忘記這個日子!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 的妻子顧蘊祥說。「因為從那天開始,他就沒 薪水了。」 九年前,楊基寬受朋友之邀,加入筆記型 電腦製造商精元電腦的創立,掛了業務行銷副 總的頭銜,操盤行銷、業務。這時才三十出頭 的楊基寬,月薪八萬多,擁有上市在望的精元 電腦股票,掌管了幾十個人的行銷部門。權力 、地位、高薪,所有上班族想要的東西,都已 在楊基寬手上。   公司不斷賺錢,情勢似乎一片大好,但是 楊基寬卻發現危機。「怎麼產品的不良率又增 加了?」公司的競爭力出了問題,楊基寬想要 「叫醒」其他股東,找來客戶指出公司的缺失 ,又拿出產品不良率數據警告同事。但是,好 像只有自己在窮緊張?覺得創業團隊不再有當 初的熱誠,失望之餘,楊基寬選擇自己離開。 有一天晚上,同事都下班了,楊基寬印了四十 份離職信﹐放在業務行銷部門同事和幾個股東 桌上,關了燈,離開辦公室,從此沒有再踏進 精元電腦一步。   瀟灑地辭職 惡夢的開始   八十二年五月一日,楊基寬看似瀟灑地辭職,對太太顧蘊祥來說,卻是長達二年折磨的 開始。   回到家,楊基寬向顧蘊祥說:「對不起,我明天開始不去上班了。」新的工作在哪裡? 這時,楊基寬一點概念也沒有。   在三十六歲成了中年失業男人,當時楊基 寬沒有工作、沒有任何收入、沒有多少存款, 對未來也沒有明確計畫。每個月要繳二萬四千 元的房屋貸款,和一家三口每天的開銷,馬上 落在當時在崇光女中教英文的顧蘊祥身上。那 一年,獨生女開始讀小學一年級。   顧蘊祥的月薪五萬多元,扣掉房貸之後, 再扣掉生活費,已經所剩不多了。隔年為了楊 基寬創業,又去辦了二胎貸款,每個月利息又 是九千多元,存摺裡的數字,始終讓顧蘊祥心 驚膽跳。   失業在家,楊基寬不想再找工作,反而天 天窩在家裡,想要改走寫作路線。他把過去的 管理經驗寫成文章,投遍各報章雜誌,心想, 也許還可以轉型做企管顧問,似乎也不錯。顧 蘊祥這時也不知道丈夫到底有什麼打算,只知 道他每天不是關在家裡寫稿,就是跑圖書館找 資料。楊基寬投出去的稿子,一篇一篇石沈大 海,直到半個月後,文章終於出現在經濟日報 上。看到丈夫的文章出現在報紙上,顧蘊祥興 奮得像當年收到楊基寬的情書一樣。...